作者|深水财经社乌海配资杆杆
1月22日晚间,澄星股份(600078)发布公告,宣布其全资子公司澄星科技拟与临港开发区签署《投资合作协议》,在江阴临港化工园区投资建设澄星股份江阴临港项目,项目总投资高达10.15亿元人民币(包括土地挂牌费用)。
这个项目虽然只是原有厂房搬迁而易地新建工厂,但也是吉利系——李书福之子李星星入主以来,首次新建产能。事实上,吉利系虽然背景深厚,但是自2022年竞拍成功入主澄星股份以来,公司的经营困境并没有摆脱,反而还出现了连续两年亏损,这一次产能扩充又有什么样的战略布局思路呢?
01李书福之子入主
澄星股份成立于1994年6月28日,并在1997年6月27日成功上市,公司曾是国内知名的磷化工巨头,一直以来都是业界的佼佼者。
澄星股份的主营产品是黄磷、磷酸、磷酸盐等精细磷化工系列产品,广泛应用于农业、化工、电子等多个领域,公司有一些磷化工技术在全球都是最先进的。
然而随着江阴澄星集团李兴资金链点断裂,旗下上市公司澄星股份也被拖入债务泥潭,随着澄星集团的破产重整,其所持有的澄星股份股权也被司法拍卖。
这时,吉利系李书福之子李星星看上澄星股份,其通过旗下的无锡星盛州科技合伙企业竞拍一举拿下澄星股份1.71亿股,持股比例达到25.78%,成为后者的新实控人。
经过一系列整改措施和战略调整,澄星股份终于在2024年6月24日撤销了其他风险警示,股票简称也重新变更为“澄星股份”,实现了彻底“摘帽”。
02易主后首次新建产能
此次澄星股份全资子公司澄星科技拟与临港开发区签署的投资合作协议,无疑是公司在新发展阶段迈出的重要一步。
据公司披露,该项目总投资10.15亿元,将建设年产14万吨磷酸及3万吨电子级磷酸、4万吨磷酸盐及其衍生品、车用化工品(塑料)等产品。
之所以要新建这个工厂,根据公司披露有两个原因:
一是公司江阴工厂目前面临搬迁现状,江阴工厂现有产品将落地江阴临港化工园区投建生产,确保客户衔接上不会出现空窗期,产品交付可以稳定过渡。
二是实现公司产品多元化发展战略,在立足现有产品基础上,加快布局高纯化、精细化等产品方向,积极拓展新领域,加速推进公司业务转型升级。
三是公司持续提升产品制造水平,不断增强产品竞争优势,进一步提升公司整体竞争力。
从项目内容来看,澄星股份的新工厂比原有产线肯定是更加先进,磷酸及磷酸盐等精细磷化工系列产品是公司的主营业务,而电子级磷酸和车用化工品等高端产品的研发和生产,则是公司向高端化、精细化方向转型的方向。
此外,项目选址江阴临港化工园区,也将有利于公司更好地利用当地的资源和政策优势,推动项目的顺利实施和投产达效。
03吉利系入主后困境未解
那么为什么当时吉利系会看上澄星股份呢?主要是因为吉利集团近年新能源汽车板块增长迅速,而电动汽车的动力电池中磷酸铁锂等电池材料都要用到大量的磷化工产品。
资料显示,澄星股份不仅拥有热法磷酸产能60万吨、精细磷酸盐产品产能12万吨、黄磷产能16万吨,还自我配套有磷矿、煤矿等资源。此外,公司还配备了黄磷生产所需的火电厂和水电站,形成了“矿电磷一体化”的产业链优势。
自2022年吉利系李书福之子李星星重组澄星股份以来,公司的经营困境并没有得到彻底改观。
数据显示,2023年澄星股份营收约31亿,同比下滑31.66%,甚至比重组之前下滑幅度还要大;2023年净利润亏损达6082.91万元。2024年前三季度营收24.34亿,基本与2023年同期持平,而净利润亏损6797.85万元,已经超过2023年全年亏损规模。
而根据公司1月17日发布的2024年全年业绩预告,公司去年四季度亏损又大幅扩大,预计全年亏损高达2.28亿-1.58亿。
但实际上2024年磷化工行业景气度还是可以的,如云天化(600096)预计2024年实现归母净利润53亿元左右,同比增长17.2%。川金诺在去年扭亏为盈,预计全年实现净利润1.5亿-1.85亿元。
而澄星股份在解释业绩巨亏的原因称,上游磷矿石供给偏紧状态延续,价格保持高位震荡,进一步压缩黄磷利润空间,公司主要产品磷酸受市场形势影响竞争力下降。
但是这个解释似乎与其他同行的情况存在较大出入配资杆杆,吉利系吃下澄星股份后,能否带领公司摆脱困境目前看效果并不明显。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上海配资公司_上海期货配资_上海股票配资观点